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线条

透过历史看竞争

发布时间:

2023-02-23

来源:

作者:


  读史使人明智。我从小就喜欢读史,古今中外,无所不读。

  在读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远古时代,当黄河流域出现人类文明的曙光时,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以及欧洲的爱琴海都曾先后出现过人类文明的足迹。但是在几千年岁月的洗礼下,除了中国,许多曾经辉煌的人类早期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供人发掘的遗迹;而中华文明虽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曲膝受辱,几近危亡,但最终仍顽强地传承了下来,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传承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为何中华文明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也思考了很久,渐渐悟出一些道理。

  不难看出,在世界文明史中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大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好处很多,可以让人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有自己永远也无法摆脱的桎梏——固步自封的小农意识。正是在这种意识的腐蚀浸染下,许多曾经辉煌的人类文明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面前,逐渐的枯萎、消失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屹立数千年不倒,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广袤并不是其主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大地上的农耕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盘古开天辟地起,在炎黄农耕文明的外围就长期游离着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游牧文明,从林胡、匈奴,再到后来的突厥、蒙古,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此消彼长,双方争斗了几千年、共存了几千年,也使中华文明延续流淌了几千年,这才是中华文明之所以屹立数千年不倒的真正主因。

  “汉”这个称谓, 以前是国家的名称,它流传了几千年,也传承了几千年,非但没有消失,发展到现在,汉族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族群,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影响不可谓不大。汉朝建立之初,由于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战争的破坏,国家满目疮痍,面对匈奴的威胁,汉王朝只能忍辱负重,被迫以屈辱的和亲来应对匈奴的屡屡犯边。在匈奴的重压下,汉朝卧薪尝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历经“文景之治”,逐渐使国家恢复了元气。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结束了韬光养晦,开始了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汉朝凭借强大的国力,最终把匈奴逐出了亚洲的舞台。正是在这一次次与匈奴的较量竞争中、在这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在这一次次的拼死搏杀中,拼搏进取、永不屈服的精神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最终成就了大汉的辉煌盛世,并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拼搏进取、永不屈服的文化积淀。

  煌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正是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长期拉锯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是因为有游牧民族这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的长期存在,中华农耕文明中的小农意识才一次又一次地被冲淡,使得炎黄子孙血液中的拼搏进取、永不屈服的精神一次次得以复苏,并爆发出无穷的威力。正是这种复苏,才使得中华文明挺过了五胡乱华的纷乱,挺过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挺过了八国联军的淫威,挺过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并开创了汉唐宋明的盛世,创立了彪炳史册的人类文明,最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鲁迅先生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往往被生活所累。”这句话不无道理。条条大路通罗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罗马的繁荣和辽阔。古罗马在崛起之初就面临着地中海的霸主——迦太基人的威胁,正是在一次次与迦太基人的争霸中,罗马人的无穷斗志才被激发出来,他们愈挫愈奋,最终通过三次战争,彻底消灭了迦太基人,把整个地中海都变成了帝国的内湖。强者最大的悲哀并不是对手太多,而是没有对手。因为寂寞的强者,最终会沉沦,并失去曾经的勇气和智慧。古罗马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没有了外部威胁的帝国沉沦了,罗马人的勇气和斗志消磨在了斗兽场的狂热中,他们的聪明才智消泯在对大理石的精雕细琢中,最终被历史无情地抛弃了。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只剩下了斗兽场中的断壁残垣;曾经高大雄浑的建筑,如今却只剩下供人瞻仰的遗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人,概莫能外。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进则退,企业要想保持原状、固步自封,根本就不可能,不思进取,早晚会被时代的急流所吞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迸发出无穷的斗志和智慧,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 /  可以来电咨询,电话:0395-8855667

地址

地址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产业集聚区经五路1号

邮箱

邮箱
 

hfdlyx@163.com


页面版权 © 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本网站支持IPV6   SEO标签   营业执照   

页面版权 © 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SEO标签   营业执照